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带来巨大契机,冰雪旅游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和不断升级对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动力、结构和效率三大约束。针对上述约束,提出应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效率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01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01
需求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投资泡沫化和投机化现象”的存在,使产业发展中存在大量政府和资本主导下的无效投资或低效投资,导致产业发展效益不高。只有回归产业发展的根本,以需求为引导,满足真实的冰雪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才有根可依。
我国冰雪旅游并未形成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培育消费者冰雪爱好并关注其冰雪旅游需求,是实现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从冰雪旅游者需求角度看,对冰雪旅游产品丰富度的“数量”要求,对产品品质的“质量”要求,以及对消费体验的“性价比”要求,是冰雪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内在发展动力。
02
供给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冰雪旅游者对多样化、高品质、高性价比冰雪旅游产品的需求,倒逼冰雪旅游产业供给端的创新发展。与旅游者对“量”的需求相匹配的是供给方需要增强发展动力,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与旅游者对“质”的需求相匹配的是供给方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产业结构,淘汰低质的、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同时创新性提供更高品质的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与旅游者对“效”的需求相匹配的是供给方需要不断提升冰雪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劳动效率和资本效率,实现产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03
管理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政府部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局引导、支撑、管理等保障,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在动力。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科学引导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减少进入壁垒,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优质市场主体进入冰雪旅游供给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
02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01
动力约束:
创新性动力不足,市场主体不强大
冰雪旅游作为冰雪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种新兴业态。目前冰雪旅游在创新动力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都面临发展制约。现有冰雪旅游的发展,多依托各地已有的滑雪场,部分地区依靠自然气候和文化资源。
冰雪旅游发展仍处于资源驱动发展时期,融合驱动,科技驱动等创新性动力不足。市场规模不大,市场主体活跃程度不强,导致冰雪与旅游的融合不深。冰雪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仍停留于相对初级的导流阶段,产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产业融合而生的全新业态和产品相对欠缺,融合创新力尚未完全发挥。同时,科技创新力在冰雪旅游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高端智能技术并未在冰雪旅游产业市场实现全方位覆盖,由此导致的冰雪旅游企业多停留于传统的资源驱动发展阶段,企业科技创新力不足。
冰雪旅游市场主体整体规模偏小,自主创新的实力欠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5月6日,我国有643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内含“冰雪旅游”字眼的企业,38.1%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为100万及以内,23.6%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总体看,冰雪旅游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资本实力不强,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制约了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02
结构约束:
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结构不均衡
产业结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其发展水平最能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供给结构仍不尽合理,区域空间结构明显不均衡。
从产业结构看,以观光为主导的冰雪旅游产品仍占主导,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缓慢发展,以冰雪为中心的综合性、多样化、一站式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滑冰场、滑雪场这类初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在供给中占有较大比重,冰雪旅游度假区,冰雪旅游综合体等综合性冰雪旅游目的地供给有限。现有冰雪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看冰灯、滑雪、赏雪是主要内容,冰雪旅游现有产业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对高品质休闲、度假、体验性冰雪旅游产品的需求。
从区域结构看,冰雪旅游存在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布局特征。冰雪旅游是以冰雪资源和气候资源为依托,以冰雪景观及其产生的所有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其发展对地域的选择性较强,因此造成了冰雪旅游供给在区域上的差异。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滑雪场数量前十的省份均位于北方,主要以东部省份为主。在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旅游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南方省份受自然因素影响,冰雪场地数量有限,民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度普遍偏低。西部省份中,除新疆和陕西外,其他省份的冰雪旅游场地相对较少,加剧了空间供给的不平衡。
03
效率约束:
供需不匹配,企业盈利难
以滑雪场为重要载体的冰雪旅游发展,与旅游者对高品质冰雪旅游需求的不匹配,导致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不高。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滑冰场地876个,滑雪场地644个。一些冰雪旅游地在场馆赛道设置上难以达到建设标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缺乏不同级别的滑雪坡度与练习,体验场地的基础设施,导致一次性消费的旅游者增多。
国内虽开始出现长白山、北大壶等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地,但无论是数量还是业态构成,都尚不足以匹配市场对综合性冰雪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的诉求。受产品和业态组合不完善影响,全国的滑雪场普遍存在“一季养四季”、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导致资源效率使用率低,企业经营效益差。
03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01
加强发展政策引导
产业政策、产业规划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推进全国及各省的冰雪旅游发展上位规划,引导市、县级城市做好冰雪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鼓励互联网类、科技类、制造业类以及其他跨界进入者进入冰雪旅游产业,培育更加多元,优势互补的市场主体。
通过税收减免、资金补助、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冰雪类企业加强业态、产品、服务的创新,不断增强冰雪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更多的冰雪旅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02
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冰雪旅游+”的模式培育、拓宽产品内容,积极打造“冰雪+赛事、温泉、森林、康养、乡村、民俗、文化、夜间经济”等业态融合的创新型旅游产品。
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区资源、区位优势,打造有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品牌,形成一批像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样的冰雪旅游品牌。科技创新在冰雪旅游业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加强科技创新手段在冰雪旅游景观打造、景区管理、装备制造中的应用,打造与旅游者需求相匹配的个性化旅游产品。
03
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充分响应不断增长的休闲、度假、体验型旅游产品需求,逐步淘汰一批规模小,项目单一,设施不规范的初级冰雪旅游产品,加强方向引导,鼓励更多更高品质、更多类型、更强体验性、更具综合性的冰雪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大对休闲度假型冰雪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供给,不断优化冰雪旅游产业供给结构。
随着冰雪旅游的普及和冰雪文化的传播,我国南部居民也开始成为冰雪旅游消费的重要群体,但由于南部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出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鼓励、引导南部地区加强室内滑雪场,西部地区结合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建设室内和室外高山滑雪场,扩大冰雪旅游目的地的规模和丰富度,加强冰雪旅游宣传力度,推动南部和西部省市冰雪旅游产品供给的增加,促进产业地域结构的平衡。
04
提升产业发展效率
冰雪旅游供给的提升要以满足人们对丰富化、个性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重视产业人才支撑、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夯实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重视冰雪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产业融合类人才的培养,为产业效率提升提供人才支持。引导滑雪场,冬季冰雪地加大产品和业态创新力度,借鉴国外冰雪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打造的经验,引导我国冰雪旅游地由单一产品体系、单季运营模式,向复合产品体系、四季运营模式转变,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来 源:广振智库
本文仅用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吉林省旅游景区协会
电子邮箱:jilinjingqu@sina.com